如今中国的钢铁企业将面临为艰难的时刻。这一方面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,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需求减少有关。另一方面,很多中小钢企苦苦挣扎,亏损也要干,恶性竞争难以避免,这给行业去产能化埋下了阴霾。后,中国钢企产业结构升级并非一日之功,屡次试图走向高端,但均无建树,在国内产能过剩、需求不足,国外出口萎缩的情况下,钢铁卖出白菜价也并非奇事。
下调产量并没有对市场需求起到支撑作用。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,9月为43.7%,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。而这已是连续17个月处于50%的荣枯线以下。
从主要品种的社会库存看,截至9月25日,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030.3万吨,降幅继续趋缓,较8月末减少34.5万吨,较去年同期下降11.26%。显示出市场供应压力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,但“去库存化”的进程仍显缓慢。
近年来,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行业沉疴,国家也从审批等多个环节严控产能增长。但奇怪的是,钢铁 行业的产能越控制越增长。目前,国内港口库存依然在一亿吨以上徘徊,而全国的钢铁库存量大约在11亿吨,其中有2亿吨是富余的,短期内消化不了。这意味 着,未来5年内,中国即使不再生产钢材,都已经够用了。
1-8月累计,全国共生产粗钢5.43亿吨,同比从去年同期的增长2.58%,转为下降2%;生产生铁4.71亿吨,同比从去年同期的增长0.45%,转为下降3.16%;生产钢材7.45亿吨,同比从去年同期的增长5.37%缩小为增长1.47%,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.9个百分点。
下调产量并没有对市场需求起到支撑作用。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,9月为43.7%,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。而这已是连续17个月处于50%的荣枯线以下。
国内钢市需求主要受房地产数据疲弱的拖累。建筑行业占钢材总消费量的一半左右。而近来随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,房地产等下游需求逐渐降至“冰点”。
分析师称,原本2015年政府救市房地产新政策频出让不少业内商家以为钢材市场会回暖,但现在,整个行业依然看不到任何复苏的气息。
内部消化能力越来越差,国内钢企只好纷纷将国际市场作为“救命稻草”。
您好,欢迎莅临嘉华盛和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